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心动态

“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模式”主题边会在COP15会议中国角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2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于12月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中国角同日向与会者开放,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分享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经验。

  当地时间8日下午,由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卫星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所)、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蒙牛集团、深圳红树林基金会承办的“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模式”主题边会在中国角顺利召开,介绍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方法、实践以及应用案例,宣传中国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和能力建设成果。
图1 “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模式”主题边会现场
  边会由卫星中心首席科学家张文国主持,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崔书红司长、ClientEarth欧洲环保协会亚洲区主任龙迪(Dimitri de Boer)分别作开幕致辞。崔书红司长指出,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其中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模式的重要探索。龙迪主任指出,中国开创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鉴和推广。
图2 崔书红司长开幕致辞
图3龙迪主任开幕致辞
  在主题讲演环节,张文国首席科学家分享了“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模式”的主题演讲,介绍中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背景、意义与相关工作进展。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全球政策与倡导总监李琳在会上表示,“人类正面临着健康、能源、食品等多种危机叠加的复杂局面,需要能够应对复杂情况的创新解决方案,而中国生态保护红线正致力于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应被带到整个世界”。
图4.总监李琳发表观点
  随后,南京所刘冬博士、卫星中心史雪威博士分别作了“中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政策与实践”、“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全方位服务生态多样性治理”的主旨发言。
图5. 刘冬博士(左)、史雪威博士(右)做主题报告
  来自蒙牛集团李鹏程执行总裁交流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蒙牛集团的实践探索”,来自红树林基金会的刘明达理事长讲述了“深圳生态保护红线中湿地生态系统的故事”。
图6. 李鹏程执行总裁(左)、刘明达理事长(右)做主题报告
  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来自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房志副秘书长指出,中国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自下而上由各部门、主体之间协调参与的结果,已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推广生态保护红线可切实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达成贡献力量。
图7. 房志副秘书长总结发言
  本场边会吸引了100余国内外代表参会,也同时吸引了国内外媒体关注,央视新闻就“生态保护红线中‘红线’具体含义、生态保护红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中的创新性”等问题现场采访张文国首席科学家,新华社以“中国生态保护红线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图8.边会现场
图9. 央视新闻(左)、新华社(右)开展报道
  我国自2011年起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一项重要国家战略。目前31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30%以上,覆盖了所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关键区,90%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保护。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100195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