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的建设

党建引领聚合力 生态铁军显担当——自然生态遥感部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引言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涌现出一批“四强”党支部和“四好”党员。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精湛的业务能力,推动遥感监测在生态环境各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自然生态遥感部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国家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重大需求,探索形成“思想铸魂、机制融合、队伍历练、廉洁筑基”的党建工作体系,坚持党建引领,让党建成为生态遥感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一、举旗定向,以“思想铸魂”彰显政治功能强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持续学深、集体学实、创新学活、坚持学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纸上”落到“事上”,从“课堂”延伸到“现场”,让政治功能在思想铸魂中持续强起来。支部创新构建“四学联动”机制:第一议题深入学,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支部大会必修课,结合生态评估难点找方向、明路径;全员覆盖共同学,打破身份壁垒,党员、民主党派、群众一个不落,构建起“集中研学+个人自学+成果分享”的学习闭环;多种形式创新学,开展分级领学——负责人讲政策、骨干讲实操、青年讲创新,走出办公室,赴红色背篓教育基地、汉石桥湿地开展“红色教育+生态实践”主题党日;实践难题坚持学,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安全风险、生态环境状况等重要批示精神作为破解业务难题的金钥匙,一年内上报9篇专报信息,将基层的调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服务中央高层决策的重要参考。支部从学习中不断汲取精神食粮,指明工作方向,让第一议题学习不再是照本宣科,真正成为推动生态遥感实践的“指南针”。
  二、头雁领航,以“机制融合”彰显支部班子强
  支部委员会由5名来自不同业务板块、不同年龄层次的党员组成,结构优、合力强、作风硬。部门负责人作为民主党派,与支部委员会共同研究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重大项目攻关、人才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创新建立“5+1”支部委员会扩大会机制,实现了党建引领、群策群力、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支部委员带头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建立完善支部工作台账制度,实施“月度工作计划、季度总结反馈、年度考核评议”的闭环管理机制,把“三会一课”作为支部活动的重要载体,每月定期召开支委会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召开支部大会开展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确保中心党委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地。班子成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重大生态遥感监测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应急响应保障等工作中始终冲锋在前,形成了“头雁先飞、群雁齐追”的生动局面,有效提升了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淬炼尖兵,以“队伍历练”彰显党员队伍强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针对生态遥感业务的难点卡点,建立“问题导向、精准培训、实践锻炼”的党员能力提升机制。通过老带新、业务轮训、实战攻坚等方式,搭建党员成长平台。创新开展“借调归来话感受”特色党课活动,邀请在部机关相关司局、地方厅局锻炼学习同志分享其在参与中央环保督察、重大政策制定、应急攻坚任务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使组织生活真正成为凝聚攻坚合力的“加油站”和“练兵场”。通过无人机操作、Python编程培训、生态监测设备培训等方式,让党员在干中学、学中干,激发“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有效提升支部同志们的业务能力。1名同事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名同事分别入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1名同事荣获青年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人才奖,2名同事荣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1名同事荣获生态环境部直属机关团委“改革攻关能手”称号,1名同志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文明家庭。
  四、护绿担当,以“实干实效”彰显作用发挥强
  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生态遥感业务工作,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精神攻坚克难,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推动生态遥感业务工作见效生根。开拓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生态保护综合监管与评估业务体系、技术体系,推动形成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长效机制,承担4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工作,推进全国生态遥感监测及地面验证网络建设,开拓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生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重大工程全过程跟踪监测等业务。发布生态遥感领域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5项,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标准。成果支撑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调整、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国家公园空间布局规划和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创新。同时也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等提供了问题线索和重要依据,为国家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综合政策制定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部门荣获中华环境奖,并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真正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同频共振。
  五、清风护航,以“廉洁筑基”彰显纪律作风强
  支部坚持以“廉洁型党支部”建设为抓手,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示+仪式教育”三重方式,不断强化党员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以正面引导固根铸魂,分享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学习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等优秀模范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在反面警示上,通过案例通报、廉政谈话,推动纪律教育“精准滴灌”。在仪式淬炼上,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强化党员身份认同,淬炼党员初心、筑牢信仰之基。面对生态遥感业务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及时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形式,开展自我扫描和党性体检,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既剖析工作上的短板,也深挖思想上的根源。支部注重弘扬清风正气,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首批“四强”党支部,自然生态遥感部将以信仰为旗、以实干为桨,把党员担当写在祖国绿水青山之间,把组织力量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力争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100195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