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的建设

擦亮蓝天底色 锤炼担当铁肩——大气环境遥感部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引言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涌现出一批“四强”党支部和“四好”党员。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精湛的业务能力,推动遥感监测在生态环境各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和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方案的要求,在卫星中心应急工作专班领导的悉心指导下,面对高湿逆温、偏南风主导等持续不利的气象条件和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大气环境遥感部党支部充分发挥“四强”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建学习凝心聚力,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大气遥感监测技术体系数智化高质量发展,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优势,勇于担当、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示范性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时刻待命、全员全天值守,提供一手资料
  为了提升大气环境应急应对能力,党支部党员干部“看”遍了重点区域内卫星影像上的每一处异常值,对每个涉气的重点企业了如指掌,为及时准确发现大气污染问题线索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每天卫星刚过境,他们就持续“钉”在电脑屏幕前从卫星数据中查找每一个异常问题,撸起袖子连续奋战30余天。有的每天忍着酸涩通红的眼睛,偶尔停下来用自备眼药水缓解眼睛的极度不适;有的腰椎突出,累极了就在临时支起的行军床上暂时休整一下。在连续的高强度工作中,大家相互鼓励、彼此支持,共同克服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压力,确保每一份监测报告都准确无误,形成了“应急任务撸起袖子抢着上”的浓厚氛围。
  二、勇于探索、星地协同走航,力求科学精准
  作为“环保铁军”的一员,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前进。面对不利的气象条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应急保障任务的不同阶段,从零开始、相互协作。他们有的在联合工作小组鼠标不停、规划路线、标定靶心、指挥若定;有的日行百余公里,奋战在走航一线。在一次任务中,三辆走航车共接受派发走航任务61次,其中40次在任务附近发现问题,整体发现问题率高于65%,最高的单车问题率约为89%;发现严重问题20次,严重问题率超过30%,最高的单车严重问题率超过36%。“监测-分析-调查-评估”全流程贯通,科学精准的一体化应急保障体系渐以成型,部领导充分肯定“走航与卫星遥感结合对智慧化监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重要推动”。
  三、敢于担当、入企监督帮扶,应对潜在风险
  在重污染应急应对期间,确保空气质量优良、观感好是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也是对环保队伍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党支部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派出精兵奔赴现场入企监督帮扶核查,力争靶向管控措施落地生效,尽可能消除污染排放的风险隐患。大家风雨兼程、昼夜不停,直至次日凌晨才离开现场。保障期间,小组核查高值区排查整治任务项百余项,发现问题率超过50%
  持续一个多月应急监测期间,卫星中心副主任周海丽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精心组织,冲锋在前,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高效落地。无论在线支撑还是星地协同走航、现场督查帮扶,全体成员始终践行初心使命,为空气质量保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锻造了一支党性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保障队伍,而且在筑牢理想信念,磨合工作机制,分梯队、分阶段技术保障等方面,为今后的重大活动保障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100195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