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的建设

以高质量党建启动碳遥感监测与评估“红色引擎”——碳遥感监测评估中心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引言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涌现出一批“四强”党支部和“四好”党员。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精湛的业务能力,推动遥感监测在生态环境各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卫星中心碳遥感监测评估中心党支部成立于2024年,现有党员7名。工作中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把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内在要求,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将党的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推动碳遥感监测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科技前沿阵地交出亮眼答卷。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事业发展根基
  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专家辅导等活动,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的重要指示,完成“双碳”立体监测体系顶层设计,着力推动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站网和立体监测体系建设,确保碳立体监测数据“真、准、全”。
  二、打造战斗堡垒,聚力攻克技术难关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支委“头雁”效应,让党旗在技术攻关一线高高飘扬。支委带头认领温室气体高精度遥感反演、排放源智能识别等卡脖子难点,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针对油气行业甲烷控排难题,党支部创新采用“联学联建”模式,与油气行业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双方党员干部深入油田现场,实践卫星、无人机与地面走航立体监测技术融合应用,构建油田甲烷立体遥感监测与精准量化技术体系,破解油气行业点源和无组织排放识别量化难题,为油田绿色转型提供“利器”,树立了党建业务融合标杆。
  三、激发创业热情,驱动创新硕果盈枝
  着力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为攻关碳遥感监测技术难题,党支部书记带头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挑灯夜战、勠力同心,成功获批国家及省级科技专项多项。在遥感+AI技术前沿,青年党员主动担当,组建技术攻坚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积极探索碳排放遥感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新路径。针对甲烷异常排放监测监管难题,形成卫星遥感发现问题-移动平台现场核查的星地协同技术路线,青年党员积极奔赴一线,现场核查行程近5万公里,展现了青年党员锐意进取的良好风貌。
  四、服务国家战略,彰显科技硬核价值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硬实力。党支部充分发挥国产卫星效能,探索建立自主可控的全球碳遥感监测评估“中国数据”和“中国方法”,形成国产大气环境监测卫星(DQ-1)、高光谱观测卫星(GF-5B)以及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GF-5A)等卫星遥感反演产品。上报的业务报告获部领导批示20余次。在国际气候谈判等关键节点,及时上报美国甲烷异常排放案例,为中国气候谈判团队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100195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