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心动态

遥感技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动态监测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0日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打造生态防护屏障”,“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保护沿海红树林,建设沿海生态带”。 因此,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监管和生态恢复等工作已刻不容缓。基于国家提出的生态海岸防护的指导思想,卫星中心水生态环境遥感部参研了由中-荷-英三国联合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将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防护运用于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从理论到实践”,研究利用红树林等海岸生态系统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海岸防护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红树林多分布于地势开阔平坦的潮间带浅滩,实地调查方法难以进行,而遥感技术的优势使其成为红树林监测的高效手段。卫星中心水生态环境遥感部联合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英国国家海洋中心、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基于Landsat TM/ETM+、Sentinel-2、国产CBERS和HJ-1等多源遥感数据,利用机器识别、目视解译与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粤港澳大湾区河口红树林2018年的分布现状,对1990-2018年红树林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增红树林中的人工造林和天然林进行识别。监测结果表明:大湾区河口红树林面积自1990年以来呈现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早期由于土地无序开发如养殖坑塘及人工用地占用导致红树林面积减少,后期部分地区采取保护和修复措施增加了河口红树林面积。但是,粤港澳大湾区新增河口红树林中,外来种构成的人工林比例过高,其中淇澳岛、黄茅海等地外来种人工林占比均高于95%。

  该项目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了红树林长时间序列动态变化跟踪监测,为大湾区红树林的修复和生态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指导。未来,卫星中心水生态环境遥感部将进一步提高红树林动态监测,为开展全国大尺度、高精度的滨海湿地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图1 粤港澳大湾区河口红树林空间分布图

  (供稿:水生态环境遥感部)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100195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