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心动态

“基于多源遥感和人工智能的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快速监测评估与风险诊断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顺利启动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4月20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2024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农业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首次举办开放式的公开实施方案论证会。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简称卫星中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中心蔡明勇正高级工程师主持的“基于多源遥感和人工智能的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快速监测评估与风险诊断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顺利通过启动评审。

图1 嘉宾代表致辞
  此次项目启动论证由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刘荣霞副处长主持,江西农业大学校长魏辅文院士、游金明副校长,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永涛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处长马强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江西农业大学、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的14位专家组成了咨询专家组,10个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等40余人参加会议。

图2 项目负责人蔡明勇博士汇报
  项目负责人蔡明勇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及增量等方面,全面汇报项目实施方案。专家组经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方案设计科学、路径清晰、进度合理,预期成果可为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空间开展大区域、高频次人类活动快速、精准、智能化监测评估与风险诊断业务化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图3 项目整体技术路线
  项目团队由卫星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及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青年专家组成,目前已正式步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项目将突破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态影响和风险快速评估与诊断技术瓶颈,建成以“智能监测-快速评估-精准诊断”为核心特征的技术体系和业务链条,增强人为活动风险精细化诊断、溯源能力,推动提升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监管智慧化水平。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100195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