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测能力 > 卫星遥感监测

环境减灾二号E/F卫星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

  卫星简介
  2022年10月13日,环境减灾二号E卫星(HJ-2E)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3年8月9日,环境减灾二号F卫星(HJ-2F)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E、F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中规划的两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两颗卫星技术状态相同,每颗卫星装载一套5米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
  环境减灾二号E、F星的成功发射,将极大提升全天候、全天时生态环境遥感业务化监测能力。SAR卫星可不受云、雨等天气影响,有效弥补了光学卫星易受天气因素影响的不足,特别是南方多云地区。可为水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应急等监测业务化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源保障。

图 环境减灾二号E、F卫星示意图
  应用场景
  (1)
  利用环境二号E星雷达SAR数据可对水体边界进行提取。对于复杂地形或植被覆盖区域的水体边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水资源监测、洪涝灾害评估等提供精准支持。

图 水体边界监测
  (2)
  利用环境二号E星雷达SAR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和覆盖分类。SAR技术不受天气和光照条件的限制,能够实现全天候的监测。5m分辨率使其能够提供详细的地表信息,有效区分不同的土地类型。此外,SAR对于植被的穿透能力使其在植被覆盖较高的地区同样表现出色,为植被和地表特征的准确分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图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100195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