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走深,进一步弘扬中心文化,用身边鲜活事例引导广大职工重家风、正品行、念初心、知使命,将良好家风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2021年“重阳节”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妇工委组织开展了“学党史·讲家风·话初心”主题演讲访谈活动,在京的中心领导出席,6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
活动现场
嘉宾(聂忆黄母亲) 嘉宾(吴传庆父亲)
活动邀请了6名优秀职工及其家属,分别用红色家风、和谐家风、孝顺家风、廉洁家风、奉献家风、传统美德家风等不同类型的故事,以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和最真实的事迹,通过个人演讲、主持人线上或线下访谈家属的方式,向干部职工传递了爱党爱国、坚定信仰、孝顺感恩、和谐奉献的精神力量。
向嘉宾赠送“重阳节”礼物
红色家风故事。自然生态遥感部付卓同志非常生动地讲述了祖父作为新四军第五师的侦察参谋兼手枪队队长参加侏儒山战役的经历,以及怎样向家庭成员传递心向党、跟党走、爱党爱国的故事。同时,主持人通过视频的方式现场访谈了付卓的父亲,交流了红色家风对他个人的影响及他自筹经费建立“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的初衷和情怀等,这种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正是红色家风的彰显。
付卓演讲红色家风故事 线上访谈付卓父亲
和谐家风故事。综合业务部吴传庆同志,通过生动地讲述家庭生活的相处之道、如何克服援藏期间的辛酸与困境等事迹,分享了家庭成员之间包容理解、互敬互爱、彼此成就的感人故事,这种生活点滴中体现出的相互支持和鼓励正是和谐家风的诠释。
吴传庆讲述和谐家风故事 现场访谈吴传庆及其父亲
孝顺家风故事。土壤生态环境遥感中心屈冉同志,丈夫长期在京外工作,母亲与婆婆又过世得早,孩子只能由公公帮忙照看。面对与公公语言交流不便、生活习惯不同等诸多困难,她用宽容、包含和理解,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十年如一日地孝老爱亲、感恩父母。这种身体力行地向下一代诠释着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伟大,正是孝顺家风的体现。
屈冉讲述孝顺家风故事 现场访谈屈冉
廉洁家风故事。自然生态遥感部侯鹏同志,从小家庭清贫,但朴实家庭中却时刻注重严格的家风家训,父母常用“人穷志不穷”“人要懂得珍惜”这种最朴实无华的词藻鞭策他、教育他、警醒他,而他也把这种清正廉洁的严格家风带到工作和生活中,并影响着他身边的同事。这种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典范和行为正是廉洁家风的标杆。
侯鹏讲述廉洁家风故事 现场访谈侯鹏
奉献家风故事。水生态环境遥感部赵焕同志是一位军嫂,她的爱人因工作岗位特殊,每逢部队重大活动,需在岗完成相关保障工作,与家人平时是聚少离多,因此她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年幼孩子和老人的重担。面对这样的困境,她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会用坚定的信念诠释着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腔忠诚,同时也守护着我们的小家,成为军人守护千万家有力的后盾”。这种用责任、担当和奉献勇挑家庭重担的魄力正是奉献家风的典范。
赵焕讲述奉献家风故事 线上访谈赵焕老公
传统美德家风故事。科创中心聂忆黄同志,幼年时一家人被迫出走蒙古国,受尽歧视和不公待遇,改革开放后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怀抱,他和他的爱人用赤诚的爱国之心、坚定地拥党之志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并肩作战。母亲和孩子耳濡目染,成为他们工作中的“铁杆”粉丝和坚强后盾。这个以报效祖国的家风为根本、友爱互助的精神为纽带、勤劳进取的思想为动力的家庭之本正是传统美德家风的榜样。
聂忆黄讲述传统美德家风故事 现场访谈聂忆黄母亲
活动现场既有温馨的话语,又含感人的泪花;既讲述生活点滴,又富有人生哲理;既回忆过往艰难,又憧憬美好未来;既有台上动情表达,又有台下情感共鸣。
最后,卫星中心党委书记辛志伟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既是一次有特色、接地气的党史学习教育,又是一次生动的家风故事交流会。6组家庭以不同身份从不同角度展现出的良好家风,正是良好国风、党风的基础,希望这种良好家风与卫星中心“和谐创新、遥护天地”发展理念相融合,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进一步弘扬卫星中心文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活动集体合影
供稿:办公室、水部、卫星所、生态部